現在位置:首頁>作品論述

創作概念

創作論述

在數學幾何的公式中,要表示我們所處的空間的位置時,可以用3維的座標點 (x, y, z)來表示,此時可以表示的點有無限多個。當2個點連成一條線的時候,直線方程式可以表示為 ax+by=c,此時可以表示的直線也是無限多個。當3個點形成一個平面的時候,平面方程式可以表示為 ax+by+cz=d,此時可以表示的平面同樣是無限多個。看起來可以表示的點、線、面雖然有無限多個,但是若要形成一個有形物體,就必須要加上限制條件。例如:2個不同的平面的交集,結果就會形成一條直線,是一種限制條件。3個不同的平面的交集,結果就會形成個點,也是一種限制條件。再者,由多個面所形成的多面體,本身就是另一種限制條件的結果,越多面的多面體所需要的限制條件就更多。以立方體來說,由6個平面所組成,但是需要每3個平面一組,分別交集至8個端點,或是每2個平面一組,分別交集至12個邊線,才能計算出所需的6個平面的平面方程式,而這就是加上限制條件所產生的結果。不過如果再加上另外的限制條件,像是立方體的體積不能大於100,立方體的表面積要等於300。那麼,6個平面的大小彼此之間就會產生關連與牽制,例如:其中一平面的面積要較大的時候,其他的平面相對的就要有所取捨了。最後所形成的立方體形狀,便是在各個不同的限制條件下所產生的唯一的結果。

在數位藝術的創作中,最常用的呈現方式不外乎是影像與聲音。影像是由畫素所組成,而畫素本身可以用顏色來表示。我們可以使用的顏色,基本上是無限多個, 但是所使用的顏色必需是可見光的顏色,必需是電腦可以處理的顏色,此時可以使用的顏色就會有所限制,若是再加上需要的是可以讓人感到快樂的顏色,可以讓人焦慮的顏色等的限制條件時,可以使用的顏色就會更加受限了。最後所形成的數位影像,就是在多方的限制條件下所形成的結果。相對的,聲音是由頻率所組成,可以使用的頻率也是無限多個。但是所使用的頻率,必需是可以聽得見的頻率,必需是電腦可以處理的頻率,此時可以使用的頻率就會有所限制了。若是再加上所使用的頻率需要的是悅耳的,或是悲傷的,那麼可以使用的頻率就會有所限制了。而最終的聲音作品,就是在各個限制條件下所形成的結果。

在互動藝術中,常常會聽到有些創作者在介紹作品的時候,會提及因為基於技術可行性的限制、材料的限制、設備效能的限制、空間的限制、時間的的限制、經費的限制等等,各種的限制條件,最後才能產生獨特的結果。試想如果去除了所有的限制條件,那種克服限制條件所產生的創作喜悅,反而無法體驗到了,此時的無限制卻成了最大的限制。有時在合作的過程中,採納各種的意見固然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但是最後要能完成工作任務,卻是要在適當的限制條件下,意見才會發揮實質的作用。

由以上的說明,可以發現當選擇性愈多的時候,甚至是無限的時候,並不能產生作品、形體等,只有加入不同的限制條件,並且各個限制條件彼此之間還要經過取捨,調整及堅持,如此才能產生有特色的作品。

「多面」代表著很多的面向,不論是形體上的多面、選擇上的多面、意見上的多面、呈現上的多面,都顯示出許多的可能性。但是最後卻是要在許多的限制中,才能得以具體實現。因此,將限制條件視為是一種創意的來源及思考方向的時候,其所能撞擊出的面向反而更多而且獨特。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