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壹「身體‧性別‧科技」數位藝術展
「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試圖透過歷史資料的建立、研究論述的彙整,企圖提出一個具有史觀與脈絡的展覽架構。此展覽將以駱麗真所整理的新媒體藝術史為基礎,提出「台灣數位藝術史」年表,以數位互動裝置「脈」,邀請參與者一起來感受台灣數位藝術史的發展面貌,並請藝術家與美術館提供相關數位藝術相關出版品,提供觀眾透過閱讀探索台灣數位藝術的創作能量。
脈波壹「身體‧性別‧科技」數位藝術展,即是在此「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中,所萃取出的第一個主題,14位藝術家11件作品,創作經歷橫跨兩個世代,以「身體‧性別‧科技」為主題,以兩種創作脈絡,觀察並提出藝術家如何呈現,身處此數位科技的身體存在狀態,與凝視自身存在的意識觀。
身處數位科技所構築世界,藝術家以作品呈現出對此世界的不信任。林珮淳《夏娃Clone肖像》系列(2010),反思了人類極致發展文明科技的結果,夏娃成為「人與蛹」「人與獸」的合體,被禁錮於如「標本」的框架中,美貌依舊卻暗藏誘惑。葉謹睿《myAvatar = myChuckClose》(2007),以電玩介面邀請參與者一起設計屬於自己的替身(avatar),以好玩與反諷的操控方式,突顯數位時代虛擬生物絢爛卻空洞的生命模式,也挑戰著身分與自我認知在虛擬時代的真實意義。郭慧禪《泡泡人》(2006-2010)透過虛擬3D動畫,討論身處數位時代的資料焦慮狀態,動畫中的人物,在不斷的追趕中,陷入一個迴圈的存在空間中。曾鈺涓、沈聖博、黃怡靜、陳威廷《你在那裡?》(2010)邀請觀者搜尋網路的存在他者,最終卻只尋到一個模糊肖像的存在狀態。黃建樺《未命名》(2008裝置版),提出身體置於訊息環境中,與空間之間所形構的整體情境,不斷形變的身體與不斷重組變化的環境之間,達到彼此適應與心靈契合的整體狀態。
另一系列創作脈絡的藝術家們,以作品凝視自己的身體、生命與生存,透過自己身體或自身經驗,在作品中投射自我存在的意識狀態。宇中怡《失焦-耳語》(2009),以自身身體呈現主體的身體感知,透過不斷懷疑自身狀態的切面,反射當代人處於數位資訊媒介裡,多重視窗映射的迷離幻境與焦慮。黃博志《自畫像紅二號》(2007)以數位分解自己的身體,並透過觀看處理自己的身體,想像介於表皮與身體之間的縫隙,而觀者冷眼旁觀的凝視狀態,逼視他人如血軀殼,創造出讓人無法呼吸的視覺經歷。駱麗真《變奏之家》(2009)討論對「家」的情緒,是生命經驗記憶的喟嘆,她將記憶轉換成為劇本,以投影方式鑲嵌於屏風之上,成為看似熱到喧囂卻寂寥的紀念碑。蔡海如《是二一嗎?》(2005-2007)討論女性與男性的生存使命與意識差異,在一分為二的關係狀態中,走向不同的路途與分離狀態,卻又彼此相依。劉世芬《基督的鮮血》(2008)與穆勒式樹(2008),以自己的身體作為主題,討論生殖、生存與信仰之間的多重現象。張惠蘭《微慾望》(2010)建構身體、心理的私密空間,以片段的影像重整成為幻象,與觀者之間進行自我與他者之間曖昧互動。
數位工具產生數位革命,位元構築的新世界,改變整體的資訊社會的經濟模式,也使得人類思維成為一種以「位元」為基礎的系統性思維。數位科技不僅主導了藝術創作的工具使用,更重要的是在於其影響整體社會、文化與生活的發展脈絡,也影響了藝術家思考的模式與創作的主題。此策展提出數位藝術的主體,不僅僅是以工具為主體的討論觀點,也涵蓋人類生存於此數位時代,透過科技經驗世界,建立真實的過程中,透過身體展現與啟發此存在世界的反思與回應。在此數位時代中,藝術家不僅使用科技工具創作,也透過科技開啟了自己的存在意識。台灣數位藝術脈流計畫-脈波壹「身體‧性別‧科技」數位藝術展,希望能透過歷史脈絡去深究藝術與科技的關係,建立台灣數位藝術史,釐清當代數位藝術創作的概念與精神,理解數位藝術的創作本質,並且重新理解藝術史脈絡,理解藝術與科技的關係,以深化創作與論述研究。
策展團隊
林珮淳、廖新田、陳明惠、邱誌勇、駱麗真、曾鈺涓
參展藝術家
宇中怡、沈聖博、林珮淳、郭慧禪、陳威廷、黃博志、黃建樺、黃怡靜、張惠蘭、曾鈺涓、葉謹睿、蔡海如、劉世芬、駱麗真(依姓氏筆劃排列)
展覽資訊
展覽日期: 2010/12/17(五)~2011/01/23(日)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週一休館)10:00~18:00
展覽地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台北市士林區福華路180號
開幕茶會:2010/12/18(六)14:00
座談會
第一場:台灣數位藝術面貌
- 時間:2010年12月18日(週六)15:00-16:30
- 主持人:陳冠君
- 與談人:邱誌勇、張惠蘭、林珮淳
第二場:女性、身體、家庭
- 時間:2010年12月26日(週日)15:00-16:30
- 主持人:江足滿
- 與談人:蔡海如、駱麗真、曾鈺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