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 代表性單位的集合體

    本中心以「研發、實驗、創作、育成、交流」數位藝術為設立宗旨,期能匯集數位藝術能量,超越短期利益的核心價值,要讓已經在各個領域積極展現力量的眾多代表性單位,將眼光放在更遠的理想上,展現共同參與的積極意義,創造最實質、豐收的回饋,成為發展數位內容新興產業與文化之基地。 自2009年起由數位藝術基金會負責營運,基金會組成來自以數位與科技藝術為主題並已深耕多年的代表性單位,包含了學術、產業、美術館經營與藝術創作者等專業人士。期望可以達成跨領域、跨平台、跨地域的結合,共同策劃執行一連串具體之研發、示範與展演計畫,實現數位科技與人文藝術合一的理念。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希望能以超越短期利益的核心價值,要讓已經在各個領域積極展現力量的眾多代表性單位,將眼光放在更遠的理想上,展現共同參與的積極意義,創造最實質、豐收的回饋。


  • DAC的時代意義

    數位與類比的轉換

    DAC這個縮寫的意義,原本是用於表示數位(Digital)與類比(Analog)材質間轉換(Convert)的介面。用來作為台灣第一個以數位與科技為主題的單位暱稱,亦具備輕鬆、知性與實質的深度。

    藝術與科技的結合

    由於藝術形式浪潮的推進,原本數位科技冷峻的印象,已轉變成充滿啟發性的生活趣味;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及需要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數位科技的研發系統及方向。科技的下一步是為人類創造出更生動有趣的生活,屬於藝術或創意的部分將不再有領域的劃分。而無論就機構名稱或運作原則而言,這也正是DAC的時代意義。


  • 系統需求

    產業發展的優勢

    台灣的IT相關產業的產值,約佔有所有產業的70%,而台灣的數位藝術發展,也隨著產業科技的發展,在技術與人才資源方面,已逐步累積出基本的資源,提供了我們面對未來發展與競爭堅強後盾。

    學術單位奠定專業的基礎

    近幾年來,公私立院校紛紛成立與數位藝術相關的系所,如台北藝術大學或台南藝術大學等,還有許多屬於工業設計應用範疇的學校單位等,在研究與技術訓練方面,已經為數位藝術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礎。

    資源整合的平台

    目前雖然不乏數位藝術、數位創意的優秀人才,卻仍然缺乏專業的展演場所、展出或專業學習的機會。一個代表數位科技與創意整合的數位藝術中心,將是大家所熱切期待的。

    以多元化的創意面對全球的競爭

    台灣需要一個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平台,能將來自產、官、學界所特有的資源加以有效運用,將提供國內的數位與科技藝術發展伴隨成熟的產業競爭實力,將台灣的創意行銷到全世界。


  • 軟硬體設置

    地理位置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位於捷運芝山站旁,臨近士林天母商圈,交通便利。以數位美學的觀點打造新奇的空間體驗,呼應數位藝術中心的營運方向;其地理位置,具有成為台北文化與藝術參訪景點的潛力,藉由數位感的嶄新外觀設計,吸引觀光人潮。

    內部空間規劃

    本體建築包括地上兩層、地下一層約600坪空間,利用現有的空間硬體與結構特色,來進行空間上的分配。內部設置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管理處、台北數位藝術節辦公室、網路服務區、主題展示區、互動裝置實驗室、攝影棚、錄音剪接室、影音簡報室等,配合全年度的系列活動,成為示範與經驗分享的創意交流中心。

    跨領域的精神指標

    數位藝術中心將是定位成一個提供媒合的平台,合作並不僅止於區塊的分工或是資金的贊助層面,而是更需落實在互動與在開發的積極作為上;希望藉由學術、經營管理、藝術行政與國際行銷專業等代表性單位,共同匯整經營計畫,將提供創意與研發、行銷的長期經營策略。

    資源與技術的開放平台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將建立一個消息和資源開放的流通平台,讓數位藝術的資源重整與分享。從前期的資源整合平台,到技術與知識的開放流通,再至各種創意研發的階段,以開闢藝術、產業、與生活更多元的互動。

    國際數位藝術節

    台北市每年數位內容的商業展出原本就已經蓬勃發展,具有世界性的知名度,但是缺少一個以藝術為主題的數位展覽。台北數位藝術中心計畫每年舉辦開放式的數位藝術嘉年華會,並且將中短程目標放在與其他美術館、商業空間或公共空間連結,突破數位藝術中心場地有限的限制。這個做法,能建立城市的特色,吸引來自全世界的目光。例如:2006到2008年連續三年舉辦的台北數位藝術節,內容包括國際作品徵件或邀展、美術館或 替代空間主題展出、活潑熱鬧的推廣表演,創造出一個能代表台北的數位藝術盛會,將來自全世界的代表性作品,齊聚一堂,讓台北成為具有內涵的數位城市,與市民共享創新的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