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荒原>網站介紹採訪:
網站連結>>> http://www.heath.tw/
Q1. 請編輯談談數位荒原網站成立的緣起吧,向大家介紹一下!
編輯:數位荒原(No Man’s Land)是一個剛剛在網路上成立的獨立書寫計畫,我們邀請了幾位在不同領域有所涉獵的寫手,希望他們能在沒有經營壓力及特定利益或取向的前提下,(約定以5或10年的時間為期)累積以文字為紀錄形式的某種自我實現。書寫內容可以是針對特定事件的評論或觀察,可以是一篇有趣的翻譯或感想,也可以是採訪值得我們關注的藝術家。雖然由於本人的工作經驗,網站目前看起來似乎是比較和數位藝術有關的網站,但這只是一個起點。假如某個作者想要談論漫畫或電影、或其他非影像的創作形式,那我們也不排斥調整網站的方向。重點並不在於它是不是數位或媒體藝術的網站,而在於它反映了什麼樣的現實,讀者又能透過這些文字認識到什麼。
舉例來說,有一位在英國的作者對於檔案建立這件事很有興趣,包括以前曾經以盜版影像累積閱讀文本的台灣電影世代。另外有兩位作者對於建構一套以台灣本地脈絡為支撐的評論方法很感興趣,雖然他們的藝評經常在不同雜誌上被歸類到不同類項;但在我看起來,這些關注並不一定要被切分開來,相反的,他們其實都會碰觸到類似的書寫條件和主題,也都包含某種持續的建構過程,而這種歷經一段時間才能展現的特性,恰巧是目前台灣的藝術相關網站最缺乏的。
Q2.可否再為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你的網站沒有具體的方向或功能,你們和其他網路平台又有什麼不同?網站定位與可以提供大眾的資訊為何?
編輯:過去,我曾經擔任一個叫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的網站主編。這個網站是在官方數位藝術大型計畫的奧援下成立的,但它被賦予太多功能與期待;既是一個數位藝術的資料庫,蒐集數百筆的中英文創作人才、作品和論述資料,也是一個即時的網路媒體,每週必須更新最新的訊息和活動資料,又要採訪國內和國外藝術家;還有專欄和策展等。當然最主要的,它必須肩負著推廣台灣的數位藝術的使命。問題是:應該向誰推廣呢?要推廣到什麼程度呢?又為什麼藝術家需要(藉官方之力)宣傳呢?假如藝術家或策展工作不是受到認真檢視與深入理解而被紀錄下來,那麼數量的累積又有何意義?很可惜的是,由於本地文化政策執行關單位的補助與核銷機制,儘管我們知道量的累積不代表任何意義,卻始終逃不了這種量化檢視的宿命。因此,我們一開始就將功能化的需求盡可能減少到最低,最理想化地說,讀者並不能在數位荒原上看到徵件或展覽的最新訊息,也不保證會讀到某某有力的論述或藝術知識。你之所以點閱它,僅僅因為它很有趣,或者因為你也是一名數位荒原的過客;如此而已。我希望我們可以做到這點。當一個網站或空間能做到這點時,時間的持續本身就構成了目的。
Q3.荒原?!為什麼它要叫做數位荒原?
編輯:這個名字的靈感最早來自我替雜誌翻譯藝術家史戴爾的文章〈In defense of poor image〉時,讀到這麼一段話:「弱影像具現眾多過去偉大電影與錄像作品的來生,雖然它被放逐出電影看似一度遮風閉雨的天堂。而一旦被踢出商業流通管道號稱是備受保護的、往往也是國家文化的保護主義競技場,這些大作也就淪落為數位荒原(digital no-man's land)上的過客,持續變動著它們的解析度和格式,速度和媒介,甚至在途中失去了它們的名字和工作人員名單。」於是當我受邀主持網站時,腦海立刻浮現這個名詞。(如果讀者們有興趣,可以在網站上看到這篇翻譯全文。)
有人告訴我這個名字聽起來非常文學性──也許是吧。對我而言,「荒原」這兩個字有一種荒廢的、寂寥的、漫無人煙、自生自滅的意象;而「數位」這兩個字則給人們某種科技的、新奇的、具有未來感和烏托邦(或者反烏托邦)的感受。因此這兩個詞合在一起剛好形成反差的語感,而這也是我此時此地在網路上的感受。表面上看起來,網路上似乎充滿著各種可能性,但實際上我們並不能確切地實現自我或理解自己的需要,甚至在網路的連結裡迷失了;數位荒原也反映這種認知。
Q4.談談編輯的感想吧;有什麼想跟讀者說的話呢?
編輯:其實我想說的話其實都在網站上了。最後我想說說我對現實(reality)這件事的理解:有人可能會認為經營一個這樣的網站不夠現實,也有人認為在現實裡和網路上的經驗本就是牴觸的。但事實上我們正活在一種多重建構的現實當中,我們的思想、或我們的身分也都是多重交織的;只有非常少人只存在於其中的一種現實中,也只有非常少人完全透過網路這個層面來認識世界。但無論如何這兩種都只是片面的認識,我們必須了解所謂沒有絕對的現實這句話,並不代表真實的世界要棄之不顧或不再重要。如何在對自身所處的現實有所警覺的同時,仍能對於不同的現實保持開放而有彈性的心態,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課題,而且無關任何藝術的理論。這也就是我們網站之所以要存在的原因。
網站連結>>> http://www.heath.tw/
|